物流的基本功能
发布时间:2025-04-03 20:27:32
物流的基本功能1. 运输- 定义与功能:使用运输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运送到另一地点,实现货物空间位移,创造“空间效用”,还有辅助功能如短时间储存创造“时间效用”。- 运输产业特性:生产过程的继续,产品是服务,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。- 运输原则:及时、准确、经济、安全。- 运输系统要素:运输对象、参与者、手段和其他资
物流的基本功能
1. 运输
- 定义与功能:使用运输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运送到另一地点,实现货物空间位移,创造“空间效用”,还有辅助功能如短时间储存创造“时间效用”。
- 运输产业特性:生产过程的继续,产品是服务,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。
- 运输原则:及时、准确、经济、安全。
- 运输系统要素:运输对象、参与者、手段和其他资源要素。
- 常见运输方式:水运、路运(公路、铁路)、空运和管道运输,还有多式联运(一次托运等特点)。衡量运输合理化有成本低、速度快、一致性稳定三个指标,要避免空驶等不合理现象,运输合理化可从距离、环节、工具、时间、费用等方面考虑。
2. 储存保管
- 定义与作用:保管是对货物进行储存及数量、质量的管理控制。仓储作用包括缩短供货时间、调整供需关系、降低价格波动影响、防止缺货。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核心中的核心,要设置合理安全库存和需求预测、补货系统。
- 仓库类型与作业规范:不同企业规划自己的仓库,作业需遵循一定规范,保证安全和效率。仓储作业需要装卸搬运设备和保管设备,分别对改进仓储管理、维护库品质量有重要作用。仓库管理目标是充分利用空间、加快货物周转、保证库品质量、安全生产。
3. 装卸搬运
- 定义与分类:装卸是物体上下移动,搬运是横向或斜向移动,广义装卸包括搬运。在物流节点进行短距离移动,与运输不同。装卸搬运包括装车、卸车等基本动作,可按不同方式分类。
- 合理化原则:减少作业次数、使距离或时间最小化、提高灵活性、利用机械、利用货物重力、满足单元化要求、保持系统化。
4. 流通加工
- 定义与内容:在流通过程中的加工活动,目的是方便流通、运输等和用户充分利用货物,内容有装袋、小包装等。
- 合理化原则:加工要合理化,避免加工地点、方式不合理等情况,遵循加工和配送、配套、合理运输、商流、节约相结合的原则。
5. 包装
- 定义与作用: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商品等采用容器、材料等的总体名称(名词),也是施加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(动词),作用包括保护商品、便于处理、促进销售、识别商品。
- 包装合理化:用整体物流效益和微观包装效益的统一来衡量,兼顾销售与运输,避免不合理包装,途径包括考虑商品特性、方便物流操作等。
6. 配送
- 定义与组成:根据客户需求,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节点对商品进行集化、分货、配货作业并按时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,由集货、分货、配货三部分组成。
- 特点与分类:综合性强,具备多种特点。可按配送时间、数量、组织者或货物品种、数量等分类,有ToB和ToC配送。
- 与运输、送货的区别:配送与运输、送货有所区别,配送是末端物流。
- 配送中心: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,主要功能是提供配送服务,在物流供应链中有多种作用,具有组织网络化等多种特点。配送合理化可从多个方面考虑,不合理配送有库存决策不合理等多种表现形式。